【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愿做检察事业的“小老杨”
时间:2019-01-0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有人说人生犹如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那么毫无疑问梦想便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彩虹为了绚丽多彩的梦想,甘愿忍受暴风雨的洗礼;雄鹰为了翱翔蓝天的梦想,不畏接受生死的挑战;“小老杨”为了塞上绿洲的梦想,甘愿放弃长成参天大树的追求;而我的梦想是做检察事业的一棵“小老杨”,为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小老杨”,一种长在朔州右玉的杨树,或许,没有到过右玉的人很难想象出它的身姿——它不像高大挺拔的杨树一样让人瞩目,一片片的紧紧相连,它们的样子甚至有些丑陋、奇怪,像个矮小的老头。可就是不起眼的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牢牢把根扎在黄土地上,让曾经的不毛之地成为了如今的塞上绿洲。它们不图名不为利,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苍桑变迁,它永远是春来绿意葱茏,秋至落叶缤纷,肥沃着黄土地,绿化着晋西北。它们就是右玉人民矢志不渝、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象征,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的生动诠释。
从这些“小老杨”的身上,我看到了默默奉献的力量,看到了矢志不渝的坚持,看到了鞠躬尽瘁、甘当人民公仆的伟大情怀。我被这些小老杨深深地打动与感染,环顾四周,我惊讶的发现,“小老杨”不仅在右玉,它也生长在我身边,生长在检察事业的大森林里——因为有一群人如小老杨一样,怀揣维护公平正义的梦想,扎根检察事业的沃土,甘当检察战线上一名朴实无华的“小老杨”。
也许,在办公楼里,你曾看到过他的身影,忙碌、专注、细致、沉醉;也许,在法庭上,你曾听到过他的声音,清晰、洪亮、准确、干脆;电脑屏幕的那抹光亮映出了他脸上的丝丝憔悴,可他说,这就是我的岗位。他,就是我院员额检察官王文业。从事公诉工作32年来,他身先士卒带头办案,长期加班加点工作,不计得失,从无抱怨,面对各类刑事案件,他始终坚守法律底线,经手办理的上千案件。在2012年4月办理涉案17人绑架、非法制造爆炸物、赌博一案时,已经50多岁的他两上太原讯问犯罪嫌疑人,连续3天出庭支持公诉,面对15名辨护律师他机智沉着应对,义正言辞的揭露犯罪,最终法院认定了起诉书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使作恶多端的犯罪团伙被绳之以法。这些仅是他漫长检察生涯中一件平凡不过的小事。32年,11740天,为了调查取证他走遍了全区200多个行政村,提起公诉的各类刑事案件,法院全部做出了有罪判决,他以磐石般的定力实践着一位法律人的梦想和志向,如同右玉的小老杨一样,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他钟爱的检察事业。
还有我身边年轻的检察官们,虽然不曾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将每一个脚步都走得坚定踏实,审慎认真办理每一起案件,用实际行动向前辈们看齐。记得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中,我院两名年轻的检察官在审查证据时发现了案件存在多处疑点,犯罪嫌疑人存在替人顶罪的可能,于是,他们连续几个晚上对所有证据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查,根据整理出的案件疑点向公安机关提出了补充侦查意见,最终帮助公安机关锁定了真凶,有效避免了一件冤假错案。我知道,每一起案件中,他们都未曾忘记心中那份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实际行动去诉说他们对检察事业的热爱。
风雨从检路,一代又一代的检察人为了检察事业,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多少个夜晚,办公楼的灯光刺破了黑夜的宁静;多少个双休日,检察院的大门挡住了车水马龙的喧哗;多少个佳节,办公室案卷翻飞搅扰了本该享受的天伦之乐。岁月轮回,纵然他们的身形不再挺拔,步伐不再有力,声音不再清脆,脸颊爬满了皱纹,鬓角染上了白雪,他们依然不知疲倦地战斗在检察工作的第一线,不曾懈怠地坚守着内心的公正与忠诚,这多么像检察事业里的小老杨啊,忠诚敬业,埋头实干,无私奉献,默默扎根在检察事业的沃土上。我也愿意传承他们的精神,做棵守护公平正义的“小老杨”。
当我穿上检察制服的那天,当我接过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时,我就懂得了那长城和橄榄枝构成的检微究竟背负着怎样的使命与荣光。面对未知的明天,我知道我的心中已经种下了一个信念,一个为闪耀光辉的国徽而战,为信仰的公平法治而战的信念,在未来的每一天里,我将不负青春与梦想、不忘使命与职责,牢牢将根扎在检察事业的沃土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一名基层检察干警的光和热,做一棵奋战在检察一线的“小老杨”,即使身躯矮小、即使普通平凡、即使默默无闻却依然风雨无阻,不改初心,为着正义的誓言努力前行,用弱小的身躯奠定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石,用行动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让法治中国的梦想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朔州市朔城区检察院 贾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