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没理,先管自己”
爷爷常讲的就是他小时候挨打的故事。有一年秋天,爷爷和二爷爷在山上挖野菜,忽然发现石楞边一块地上有一窝被雨水冲出来的土豆。兄弟两个连挖带刨,刚刚把几个土豆塞进篮子里,就被临村一个年轻人拦住了,硬说他们偷土豆,并把爷爷给扣住了,让二爷爷回家叫大人,非说赔二斗谷才放人。
二爷爷边跑边哭,回去给祖爷爷如实作了汇报。祖爷爷怒气冲冲地往外跑。祖奶奶连忙劝到:“又不是真偷了他家的东西,给人家说个好话算了。”邻居也劝道,“就是,几个土豆,就赔二斤谷,这是讹人哩嘛!”祖爷爷说“有理没理,先管自己!”说着气呼呼地出了大门。原想着陪个不是就行了,没想到临村这家也是个脾气很大的人,当面箩儿簸箕数落了一番,死咬住非赔二斗谷不可。祖爷爷拗不过,只好答应第二天送谷上门,窝着一肚子气先把爷爷领回了家。
回家后祖爷爷就把弟兄两个揪到了西屋,祖奶奶知道两个儿子要遭殃了,可不敢劝阻,更不敢贸然进去,只好在门外为两人求饶。祖爷爷用一根麻绳把爷爷吊在梁上,顺手抄起一根木棍,朝他的屁股就是一顿猛抽。爷爷杀猪似的求饶,二爷爷也吓得跪在地上哀求,直到祖爷爷打够了,打累了才放下爷爷。说了一句让爷爷记了一辈子的话:“给我记住,不是自家的东西,饿死也不能伸手!我不是心疼那二斗谷子,我是心疼你们学坏了!”
祖爷爷粗手大脚,却写得一手好字。当时村上没有一个文化人,逢年过节都是各家拿着红纸来找祖爷爷写春联。土豆风波平息后的当年,这家人又来找我祖爷爷写对联。邻居老太太碰见了狠狠地“呸”了一口,大声说,“还有脸上人家的门!那二斗谷能吃你全家一辈子。”祖爷爷赶快劝道:“老嫂子,不要这样。丁是丁,卯是卯,一码归一码。”
这个故事几乎每年爷爷都会讲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全家受益。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种子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世界上最长的路,就是磨盘路”
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什么书,却十分重视子女们的学习。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膀子有力养活一口,脑子有力养活十口。”爷爷种地是一把好手,垒塄修堰横平竖直、摇耧撒籽稀疏均匀、犁地沟壕深透笔直,喂的牲口也是膘肥体壮。从睁眼忙到睡觉,从春耕忙到秋收,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没有闲过。爷爷去地里干活,总会拿一把镰刀、带一根麻绳。顺手割下路边的荆条、马榴,收工后扛回一捆,然后利用午休和晚上,编成梨篓。三天编一只,一只三角钱,就这样维持着家庭开销和父亲兄弟几个的学费。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老辈亲戚都劝爷爷,说孩子大了,能顶一个劳力。而爷爷总是说不念上书能有啥出息。父亲放学总会帮奶奶推磨。奶奶一边推磨一边问父亲,“世界上什么路最长?”父亲想了想说,“去高平城的路最长,得走半天哩。”奶奶说不对,看看你脚底下。父亲突然想到,磨道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不到头,才是最长的路。奶奶说到,“世上最长的路就是磨盘路。就这样一个圆圈,我一辈子也走不到头。”
就这样,在爷爷奶奶的坚持下,父亲兄弟几个都走出了农村,成为当时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小时候,父亲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我和妹妹,漫漫人生路,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知识来改变命运,人生的圈子才能越走越大。
“娘,你吃吧,我来还”
那时候粮食不够,人口多,总是吃了上顿发愁下顿。家里有点干饭先让下地干活的男人吃,祖奶奶和奶奶她们在剩下的饭里加上一瓢水一把野菜,熬成稀饭喝下。
她们舍不得自己吃,却舍得给别人吃。每年春夏这青黄不接,讨吃要饭的特别多。每当乞丐到家门口,有的家是恶言恶语撵他走,而奶奶却把讨饭的迎进家里,不管稠稀给他一碗。有的邻居不理解,说自己还吃不饱,怎么舍得给要饭的。奶奶总是说,咱们守家在地,好坏能吃上一口,要饭的要不上一碗饭,说不定会饿死在路上。奶奶的善心传给了母亲,母亲成了奶奶的翻版,也把这种大爱传给了我。在路上遇到流浪汉和朋友圈的筹钱求助,我都会给他们点零钱。在与同事相处过程中,我也是真心付出,与人为善。现在从事公益诉讼工作,遇到案件我们也总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努力寻求解决受损公益的最佳办案效果。
长辈们的善心,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当祖奶奶卧床不起时,左邻右舍的晚辈们经常给她送点稀罕吃食,祖奶奶总是愧愧地说:“孩儿呀,我这辈子是还不了你了。”在一旁的奶奶就说,“娘,你吃吧,我来还。”当82岁的奶奶卧床不起时,村里的晚辈们也不断给她送来好吃的,奶奶也是愧愧地说:“孩儿呀,我这辈子是还不了你了”。我母亲眼里含着泪说:“妈,你吃吧,我来还。”
“耕读传家宝,事业无穷年”
父亲对老家有着深厚的感情。退休以后,总想着回去干点什么。当时镇里正在改良老黄梨,推广新品种。他们叔侄弟兄几个一商量,从山西农科院引进了玉露香梨,把自家地和别人不种的撂荒地重新收拾出来,种了20亩玉露香。
经过几年的摸索试种,梨树终于见到了效益。原来不要地的村民又想把地要回。村干部说哪有那好事,地可以还了,树要移走。父亲他们几个一商量,说一家种树有什么意思,要是村里人靠这有个营生,也没有白在村上生养一回。于是把已经挂果的别人家地,全部无偿还给了本人。还免费为种果树的村民提供技术、提供指导。
几年下来,村里的玉露香梨渐渐成了气候,原来只剩一些老人的村子也有了人气,村里就商量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需要有个章程,大家都说,老韩家的人最公道,就行老韩家的规矩。于是父亲叔侄几个商量了几个晚上,把历代家风进行了梳理,还搬出了老祖宗韩愈的名言,题为“耕读传家宝,事业无穷年”,形成了一篇村规民约。合作社成立那天就和过年一样,大人小孩子挤在村委院里。小爷爷大声宣读村规民约,里里外外一片欢声笑语。散落四方的村民,又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紧紧地融聚在了一起。在这里摘录两段:
树村风,立家风,孝字当头敬高堂。兄弟姐妹常牵挂,尊老爱幼论纲常。远亲不如近邻好,让字让出六尺巷。子不教,父之过,耕读传家育儿郎。勤俭持家过日月,众人拾柴火焰旺。公共财产大家用,人人爱护莫私藏。旅游采摘刚起步,童叟无欺要善良。私人瓜果和庄稼,一颗一粒不可伤。一份收获一份苦,小偷小摸实荒唐。损人利己不光彩,自种自收自吃香。
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干涸;一种家风,融入国家价值才能永续传承。生活在变,时代在变,憨厚坚韧诚信良善的传承却代代不变。这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力,也是我们祖国伟大复兴的底色。
作者:晋城市检察院 韩娜娜